智能手机2023:高端前攻、中端后守-香港期货

2023-03-27|来源:远大期货

幽静许久的行业,终于在疫情之后迎来了久违的舞台,MWC线下展会三年来*次召开。2月27日至3月2日,2023年天下移动通讯大会准期在巴塞罗那举行,海内一众手机厂商们纷纷登台亮相、大秀肌肉。与以往相比,这次亮相的火药味加倍浓郁,各路玩家麋集公布新品,颇有“白刃战”的意味。

在本届MWC展会上,OPPO、小米等玩家以既有的高端产物为主打,荣耀则首发了全新旗舰机型,差其余计谋、差其余蹊径,却不改其将重心移向外洋的配合目的。

01 泾渭明晰的外洋扩张

自正式举行MWC大会以来,险些每一年的会展都市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手艺,在消费电子领域引发烧潮。好比,在2013年的MWC大会上,华为亮相了那时号称全网速率最快的手机—Ascend P2和超大屏的华为Ascend Mate,遐想、中兴甚至乐视也都亮相了自己的产物,今后厂商虽然轮流变换,但赶在MWC大会上首发新手艺产物作为一种传统,仍被保留了下来。

在今年的MWC大会时代,荣耀、OPPO、中兴等诸多手机厂商均有相关新品公布。

其中,荣耀对外推出了全新的Magic 5系列旗舰,并亮相了青海湖等重磅手艺,其Pro版本还荣获DXOMARK摄像头和屏幕*名。除了荣耀之外,淡出视野多年的努比亚(中兴手机子品牌),也带来了全球*裸眼3D平板电脑—nubia Pad 3D。OPPO也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45W液冷散热器以及自研芯片马里亚纳Y,小米、传音、华为等也都介入了其中,这让本届MWC大会俨然成了中国手机厂商的秀场。有意思的是,中国厂商对外洋市场的态度在这次大会上也展现的泾渭明晰。

一是,以小米、荣耀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继续高调推进在高端手机市场的设计。好比,小米在MWC前一天便率先公布了小米13与小米13 Pro国际版,售价高达999/1299欧元。从单价来看,这一次小米13的订价,较之前小米12的欧洲订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前小尺寸的小米12,在欧洲市场的订价为899欧元,最贵的小米12 Pro也才1099欧元。而这次小米13的起售价,都较之条件了100-2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736元到1472元),这意味着小米在欧洲市场再次提升了价钱。思量到关税、运营商抽成、互联网吸金能力削弱等因素影响外洋出货成本上涨,但相比海内同款机型的售价,外洋险些翻倍的订价仍然是略显夸张。

除了小米之外,荣耀的新品也泛起了提价。荣耀本次刊行的Magic 5尺度版外洋售价899欧元(约6600元)起;荣耀Magic 5 Pro外洋售价1199欧元(约合人民币8800元)起,其中Pro版较之条件了100欧元。与提价相“配合”的是,荣耀在此次MWC大会上展示了包罗青海湖等一系列的“重磅”手艺。

仅从动作来看,荣耀和小米所选择的方式并无二致,都是通过“价钱先行”的打法,试探欧洲市场消费者的反映。差异之处则在于,小米去年在外洋显示不错、基真相对深挚,因此此次新品的意义或更多在于牢固和生长既有优势;而对于刚刚在海内“扭转事态”的荣耀而言,此次“高调出海”则相对激进,险些是“硬着头皮往上走”的架势,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刻意。

二是,以华为、vivo等为代表的“低调介入者”,非但没有重振旗鼓地跟进反而是努力收敛锋芒。华为作为最早吃到MWC盈利的玩家,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原由逐渐淡出,因此本届MWC其虽然盘下了*的展区,但产物、手艺更多面向B端市场,而非C端手机市场,基本上没有介入国产手机厂商的“出海大战”。而2022年成就尚可的vivo,则延续了其慢人一步的节奏,并没有过多介入这场“森林肉搏战”——或许是尝到了后发甜头的vivo,2023年仍将以“稳”为主。

着实,说到底华为、vivo的外洋计谋稍显守旧,基本上照样由于外洋市场它们优势不大的缘故,因此也便没有需要去做这样的“盲目跟进”。

02 高端前攻、中端后守

从整个手机市场的生长态势来看,当下主要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已经将其重点放到了中高端手机市场了。但针对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手机厂商的计谋各有差异。

一方面,是针对高端市场的“迅猛出击”。已往一年多,包罗OV荣米等在内的智能手机公司都在频仍发力高端市场,行业“冲高”之势十分凶猛。从机型方面来说,种种机型不下上百款;从着重点来说,游戏、影像到折叠屏等险些都有涉及;从涉及手艺门类来看,从屏幕、芯片到内在架构、操作系统,都有全新的应用产物。可以说,这个市场的竞争情形力度*。

在这一番冲刺之下,只管国产手机厂商还没有打破苹果的压制,以及华为“失声”之后留下的所有空缺市场,但也都找到了自己位置。据Canalys公布的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三星(22%)、苹果(19%)、小米(13%)、OPPO/vivo均为9%,其他则被列为others。安卓系手机厂商中,小米登临全球第三,仅次于三星、苹果;在海内市场,vivo则占有高端安卓机市场*的位置,OPPO、荣耀也仅仅守着自己的位置,继续在海内国际市场四处出击,追求破局时机,攻伐之势丝绝不减。

直播电商,小红书的商业化「解药」?

另一方面,在仍有增量存在的中端市场,继续保持“守势”。在去年宏观大盘下跌的情形下,处于中端价钱段的市场依然维持了增进,这也刺激了各路厂商加码中端市场的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冲高”有难度的厂商而言,守住中端市场更是其当下的焦点战略。

现实上,今年开年伊始,围绕中端市场的大战就已经最先了。2月7日,一加公布新机一加 Ace 2,把价钱从旗舰机的三四千元起步,下探至2799元起,直指中端机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其他各路品牌纷纷跟进。好比红米K60选择直降300元,直接降到3000元以下区间,Realme在2月也公布了realme GT Neo 5,2499元起步,而且在红米喊出对K60系列 512GB设置降价后,也宣布要在3月推出512GB的大内存版本手机。

从各家祭出的“杀招”来看,中端市场除了比价钱,最主要的照样在设置性能与价钱之间追求平衡,钻营性价比。而从整个大盘来看,只管中端市场混战猛烈,但其基本目的也不外是追求守住“阵地”而已。根据这个趋势,2023年智能手机的“前攻后守”态势还将获得延续。

03 苏醒并不轻松

着实,岂论是高端的“攻”照样中端的“守”,其焦点目的仍在于一个“稳”字,对大盘的整体改善是很有限的。

一来,手机市场台甫目已经在已往两年重新固化自己更改不大,消费端难以提振也成常态。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中国海内智能手机品牌份额排次已经2021、2022两年未有更改,依次为:vivo、OPPO、荣耀、小米。这代表着后华为时代,海内智能手机市场 “VO 荣米”全新名目已经形成。

虽然已往一年,由于外部的“*打击”带来的消费端缩短影响不能忽视,但寄希望于行业在疫情竣事之后迅速反弹也不太现实,这其中既有消费市场自己的饱和因素影响,也跟供应端应用缺乏革命性的手艺应用有关。即即是各家加大市场投入、不停公布新机、继续推动渠道刷新,其效果也仅限于“去库存”,边际效益递减之势仍难以逆转。

二来,细分增量市场对大盘的孝顺对照有限。拿去年增速最高的折叠屏手机来说,去年出货量仅有330万台,即便今年扩大1.5倍,也不外是刚刚到达500万台,其对整体市场孝顺十分有限,不会从基本逆转大盘的下跌走势。

三来,“砍单去化”的影响虽然已经逐渐获得平复,但供应链恢复扩张的动力不足。有从业者提到,去年在部门外洋市场厂商们都是亏损谋划,进入2023年,相较前两年的激进,开拓的步子放缓了,国产厂商们出海变得加倍郑重,甚至相对守旧,最先降成本、砍生产线,部门渠道投入也在缩短。总之,遭遇近十年一遇的低谷,手机市场的苏醒并没有那么容易。

总体来看,智能手机厂商在今年“守”的意味大于“攻”的意味。在总体市场没有泛起大的转折之前,这种境况或许还将延续较长时间。

04 智能机进入“稳中求进”时代

显然,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各路厂商的竞争动作更多照样围绕“维稳”这个大目的睁开,因此相比之前其动作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首先,在新阶段各路厂商会加倍注重以产物创新来赢得自动权。已往在手机增量时代,各家智能手机厂商围绕渠道、营销、产物等睁开周全PK,相互之间你追我赶、取长补短,现在各家在焦点领域的竞争手段都已经对照靠近了。

好比,已往vivo、OPPO注重线下渠道,小米、荣耀、华为在线上卖的很好,厥后双方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现在各自都有了笼罩各个价位、渠道的产物线,营销方式和深耕细分市场这些手段也都被普遍应用,相互之间都差不多。在主流的手机厂商中,仅有厥后自力的荣耀,在线下渠道方面稍微落伍一点(也在加紧追赶),其余厂商在线下线上都已笼罩的对照完全,继续依赖拓展线下渠道或者品牌的方式,其成效已经对照有限。因此,在新阶段各家主流厂商的主要重点或将回归到产物自己上来。

其次,对新泛起的增量市场将会倾注更多热情。好比,自去年最先大规模出货的折叠屏,以及围绕影像手艺刷新而来的细分品类,普遍获得了包罗华为、小米、荣耀以及OV等手机厂商的重视,险些所有厂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拥抱这些新增量市场。其中华为就启动了专门的影像品牌XMAGE,最近的春季公布会也推出了新的折叠屏手机Mate X3,其他厂商也在陆续更新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影像方面其他厂商也都在陆续跟进,做最新的影像手艺探索和产物创新。

不难看出,在大盘泛起拐点的靠山下,各家厂商在“保留量”方面的竞争加倍趋向产物力竞争这个本质了。

友情链接:      香港股票开户远大期货正大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