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前三季度IPO市场一览-外盘期货
2023-10-09|来源:远大期货
01
整体回首
2023年前三季度,中企上市市场总体保持合理运行。分时间段来看,上半年市场热度较高,新股刊行数目同比增进;8月尾,为维护市场稳健运行,中国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第三季度沪深两市新股刊行相对放缓。凭证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321家【1】,同比下降8.8%,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3,432.82亿元【2】,同比下降35.5%;其中,第三季度有103家中企IPO,首发融资额合计1,193.87亿元,同比划分下降35.6%、44.9%。分市场来看,A股前三季度共有264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12.0%。境外市场方面,港股有41家中企IPO,同比下降6.8%;美股有16家中企IPO,第三季度无中企在美上市。地域方面,江苏和广东的上市企业数目排列前二,两省首发融资总额均超500亿人民币。行业方面,超3成资金向半导体行业群集,晶圆代工企业募资能力突出。
02
市场漫衍
沪深两市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北交所热度不减
上市数目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企业数目共264家,同比下降12.0%;*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划分为68家、105家和91家,其中第三季度同环比划分下降30.5%、13.3%。分板块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各有98家、62家中企上市,同比划分下降15.5%、34.7%。虽然沪深两市IPO有所收紧,但北交所热度依旧不减,前三季度共60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71.4%。
募资规模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A股首发融资额合计3,206.63亿元,同比下降32.8%;其中,第三季度融资额为1,137.60亿元,同环比划分下降34.3%、19.9%。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孝顺度最高,融资规模为1,372.34亿元,同比下降34.4%,其中,华虹公司募资金额达212.03亿元,为前三季度全市场融资规模*的IPO。创业板融资规模次之,金额合计1,119.93亿元,同比下降23.1%。沪深主板合计募资609.61亿元,同比下降47.5%。北交所总融资规模104.74亿元,同比增进69.5%。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证监会于9月1日公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生意所的意见》,从投资端、生意端、企业端、中介端、产物端等各方面提出了19项行动,为北交所高质量生长打开了更大空间。
境外上市常态化运行
IPO募资以中小规模为主
2023年前三季度,共57家中企在境外上市,同比上升9.6%;总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226.18亿元,同比下降59.0%。
美股方面,前三季度共16家中概股上岸纳斯达克生意所,首发融资额合计人民币27.34亿元,第三季度并无中概股IPO【3】。
港股方面,共有41家中企上市,*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划分为17家、12家、12家,同比下降6.8%。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198.84亿元,同比下降63.0%,募资规模最高的案例为第二季度上市企业珍酒李渡(46.81亿元)。此外,第三季度募资金额较高的案例有科伦博泰生物(12.49亿元)、途虎(10.44亿元)及第四范式(9.39亿元)。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尤其是美国加息带来不确定性,港股流动性暂未改善,企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较多待刊行企业继续持张望态度。
03
地域漫衍
江苏上市企业数目居首位
上海IPO企业总融资规模最高
从上市数目来看,江苏、广东划分有53家、50家中企IPO,其中,专精特新群体孝顺突出,两省划分有13家和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首发融资额方面,上海以547.87亿元的成就*其他区域,江苏及广东两省总规模也超500亿元。此外,安徽、重庆、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增势显著,上市数目及融资规模均实现同比增进。
沪、京、深保持前三位次
苏州市半导体产业成就显著
从都会排名来看,沪、京、深、苏、穗包揽IPO数现在五席位,共计114家,合计占比35.5%。其中,苏州市得益于半导体产业优越的生长质态和创新能力,IPO总量跻身前四,前三季度有阿特斯、盛科通讯等7家半导体企业上市,首发融资规模合计134.61亿元,占苏州的64.9%。
光伏银粉银浆一体化研发生产商「光达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04
行业漫衍
机械制造企业IPO活跃度高
半导体产业融资规模超千亿
2023年前三季度,超6成IPO企业集中在机械制造、半导体及电子装备、生物手艺/医疗康健、化工质料及加工和IT五大行业,融资规模合计占比73.8%。
其中,晶圆代工企业麋集上市,募资实力强劲。华虹公司、晶合集成及中芯集成首发融资额划分为212.03亿元、99.60亿元、96.27亿元(不包罗超额配售金额),是今年以来募资规模最高的3家IPO企业。
05
典型融资案例
06
IPO审核情形
07
政策动态
证监会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减持新规明确限制“破发、破净、分红少”的上市公司减持
8月27日,证监会连发《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羁系放置》、《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券生意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三条通告,就IPO、再融资、减持等方面举行政策调整,打出了一套优化资源市场组合拳。
其中,《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举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现实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现实控制人的一致行悦耳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现实控制人的,*大股东及其现实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同时,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指导其凭证市场形势合理放置减持节奏;激励控股股东、现实控制人及其他股东准许不减持股份或者延伸股份锁定期。
9月26日,沪深生意所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就破发、破净以及分红不达标等尺度举行明确,同时明确二级市场减持局限、增添大宗生意减持预披露等。同日,北交所也修订了《北京证券生意所上市公司延续羁系指引第8号——股份减持和持股治理》,从明确不得减持情形、细化详细执行尺度、明确特殊主体比照执行的口径等方面,进一步规范要害少数减持行为。
回首A股生长历程,历史上曾履历过两次制订和修订《减持划定》。*次是2016年1月,首次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规范。第二次是2017年5月,通过总结实践履历教训,进一步完善了减持行为规范。本次减持新规首次明确将上市公司质量与减持行为挂钩,通过优化供应侧提升资产设置效率,耐久看对中国资源市场生态将发生深远影响。
证监会公布“北交所深改十九条”
为北交所高质量生长打开了更大空间
2023年9月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生意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固生长和改造创新,加速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协力。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源市场“1 N X”政策框架的专项放置。
《意见》共有19条内容,被称之为“北交所深改19条”。《意见》提出主要目的是争取经由3到5年的起劲,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功效、活跃度、稳固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契合市场特色定位的差异化制度放置加倍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形成以高质量生长为焦点的北交所品牌、特色和对照优势,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展现;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名目劈头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加倍显著。再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整、品种系统厚实、服务功效充实施展、市场羁系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生意所,动员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生长的孵化地、树模地、集聚地。
同日,北交所也公布了优化“延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尺度、刊行底价确定方式共计八项改造措施。详细来看,凭证北交所优化企业申报上市的最新尺度,“延续挂牌满12个月”是指刊行人在北京证券生意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已延续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前已延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在二次挂牌后,刊行人在北京证券生意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无需再次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公司,“摘牌前已延续挂牌满12个月”的详细执行尺度为:自公司股票在天下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果然转让之日至公司股票终止挂牌之日,已满12个月。这意味着摘牌前已延续挂牌满12个月的企业,在二次挂牌新三板后即可申报北交所上市,因此有望实现挂牌不到12个月即申报北交所,缩短企业的上市守候期。
完整讲述:《IPO 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市场科学合理运行,IPO节奏阶段性放缓》
领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