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徽逆袭,湖北拿什么「超车」?-期货开户

2023-11-21|来源:远大期货

照样要“借东风”

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正面临亘古未有的“落伍”危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汽车产量为130.98万辆,同比下滑10.1%;同期安徽到达139.53万辆,同比增进7.3%。一升一降之间,湖北汽车产量罕有被安徽跨越,天下排名也从去年第五位下滑至第六位。

拉长时间线看,自2017年到达266.61万辆岑岭后,湖北汽车产量已延续五年负增进。更主要的是,近年来,天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区域名目加速洗牌,湖北的显示却不尽如人意。

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仅24.44万辆,在天下位居第8位,不仅远远落伍于广东、上海等老牌汽车产业重镇,也被陕西、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甩在后面。

汽车产业是湖北*大支柱产业,对湖北经济大盘至关主要。急切的湖北,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生长和能级提升的声量越来越高。

克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生长实行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天下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到达40%以上,产值到达3500亿元。

无论对照湖北自身现实,照样与其他省份目的相比,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的”。但对这座中部大省来说,这一次,只能选择全速“超车”。

01 反超

2022年,以武汉为龙头的“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长春市汽车集群并列,成为天下3个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这是湖北汽车产业的高光时刻,也代表了这座汽车工业大省的深挚积淀。

燃油车时代,湖北依附“三大三小”战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疆土上不能忽视的一极。自上世纪60年月 “二汽”(东风汽车前身)落户至今,湖北已成为天下汽车产业化水平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汽车制造业对GDP的孝顺占比一度跨越20%。

2022年,全省规上汽车企业1578家,整车企业25家、汽车产量189.6万辆,营业收入到达6922.9亿元。不俗的数据背后,难掩近年湖北汽车产业生长的落寞。

从汽车产量来看,湖北2017年最岑岭时一度到达266.61万辆,位居天下第四,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吉林。不外今后,湖北汽车产量便进入延续下行区间,到2022年已跌破200万辆,五年时间缩水近30%。

而眼下,相关指标仍未泛起止跌回升的迹象。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随着安徽历史性反超湖北,其失踪感不言而喻,整年能否保住汽车产量第五的位次,也成为一大悬念。

湖北的产业生长,与龙头企业东风汽车可谓“唇亡齿寒”。

单看今年,凭证东风汽车团体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1-10月,公司汽车累计销量为169.7万辆,同比下降约19.2%。母公司东风汽车团体有限公司累计销量192.3万辆,同比下降22.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天下汽车产销两旺。凭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10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396.7万辆,同比增进9.1%。也就是说,东风汽车已经落伍市场跨越30个百分点。

对于东风汽车面临的危急,艾媒咨询首席剖析师张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东风汽车销量下滑是新老交替、或者说是青黄不接的问题所导致。更直接地说,东风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仍无爆款车型和品牌,少了一条靠“新能源”赖以支持的腿。

缺席新能源汽车盛宴,也是湖北全省面临的要害问题。2022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进98%,增速高于天下增幅7.5个百分点,但在天下占比仅为4.1%,不及燃油车7%的天下占比。

相较之下,曾经在燃油车时代与湖北并驾齐驱的广东、上海,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划分到达130万辆、99万辆,已经甩开湖北几个身位。

小米复苏,反弹还是反转?

02 焦虑

曾经傲视天下的汽车大省,怎能甘于在这场产业转变中落于下风?湖北的转型压力和急切心情,不难想象。

今年3月,,引发多地跟进汽车津贴大战。那时,一辆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官方指导价21.68万元,厂家和政府划分津贴4.5万元,意味着得手价只需12.68万元。政府和企业配合下场,一时之间,“湖北急了”“焦虑的湖北”等声音不停于耳。

现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湖北结构很早,2009年省会武汉就率先喊出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

201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行意见》,从加速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要害手艺攻关、努力指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四大义务上发力,希望借此推进汽车产业转型。

然而,大象转身,殊为不易。2020年4月,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相对于天下许多省份来讲,湖北汽车产业稀奇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工业生长的板块,将面临3到5年后竞争落伍的状态,要抓紧了。”

面临缓慢的转型措施,近年来,湖北在政策结构上不停发力。

早在2022年头,《湖北省汽车工业“十四五”生长计划》就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汽车产业营收要到达1万亿元,保持汽车产业集群天下*职位,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跨越20%。

不外,面临瞬息万变的生长环境,今年头,湖北正式开启“超车”模式,出台《湖北省突破性生长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下称《行动方案》),将汽车产业营收过万亿时间表提前至2024年。

而凭证最新公布的《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生长实行方案(2023-2025年)》(下称《实行方案》),到2025年,湖北要建成天下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到达40%以上,产值到达3500亿元。对比之前,最新目的更显“激进”。

与其他省份对照,更能直观反映湖北“超车”的念头和刻意。

好比,汽车产量*大省广东,2025年的汽车制造业营收目的是超1.1万亿元;安徽、重庆也都瞄准汽车产业产值上万亿目的,时间点则划分定在2025年、2027年。

03 希望

刻意毋庸置疑,问题是,湖北拿什么“超车”?作为其汽车工业的*底盘,湖北仍将“全省的希望”放在东风汽车身上。

在上述《实行方案》结构的重点义务中,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和竞争力,施展龙头企业转型引领作用被放在首位。其中着重提到,“到2025年,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与燃油汽车产量到达1∶1;自主品牌产量与合资品牌产量到达1∶1。”

汽车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动员性强,龙头车企在其中往往施展着焦点作用。这也是各地争取新能源车企的主要缘故原由。

好比,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后,快速推动供应链内陆化,上海也快速崛起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同样,2022年比亚迪销量发作,动员其主要生产基地——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飙升,整年以101.55万辆的成就跨越上海,一举晋级“新能源汽车*城”。

反观湖北,面临各地争抢新能源汽车产业“船票”,却似乎没有一张能拿得脱手的牌。湖北省经信厅相关卖力人此前总结:

现在,在中高端新能源产物中,湖北仅有东风岚图、猛士科技、祥瑞路特斯品牌,尚未形制品牌效应。主要新能源车型集中在东风风神E70、易捷特EX1等中低端产物,缺乏中高端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引领,整体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水平。

今年7月,湖北省政府召开专题聚会,“研究更好服务和支持东风汽车团体有限公司转型生长、高质量生长”。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稀奇指出,“支持东风公司生长就是支持湖北生长。相关地方和部门要强化协力意识……助推东风公司乘着浩荡东风、加速做强做优做大。”

就在不久前,东风汽车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品牌公布会,并现场立下“军令状”——到2025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到达100万辆以上;同时,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公布38款新车。其间,王忠林加入出席,并与湖北省副省长盛阅春、武汉市市长程用文、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杨青一道,配合点亮东风新能源全系车型,其重视水平可见一斑。

“不怕慢,就怕站。”对于湖北来说,若何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经受住“大浪淘沙”的磨练,若何行使好自身优势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破局”,需要眼光,需要时间,也需要定力。

友情链接:      香港股票开户远大期货正大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