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华为止住近渴,但留给果链企业转型的时间不

2023-11-28|来源:远大期货

3C供应链企业的逆境与焦虑,可以从一桩超10亿的收购中窥见眉目。

今年10月尾,着名果链公司歌尔股份(以下简称“歌尔”)宣布通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拟购置微纳光学厂商驭光科技所有股份,包罗以约7.95亿元购得约62.8%的股权及定向增资。综合折算下来,驭光科技在这次并购中的估值约为11亿。

短短一年半内,驭光科技的估值急剧下跌: 2022年5月,驭光拿到歌尔上一笔2亿元战略融资时,估值还超19亿。在此之前,这家明星公司背后股东包罗顺为、百度战投、真格等,还曾在2019年一年内连拿两轮亿级融资。

若是从财政显示看,歌尔这样一次大手笔收购,颇具刻意和勇气。事实,驭光科技2022年营收约3250万,亏损却跨越1.1亿;2023年迄今,驭光科技虽然营收已靠近去年整年,但亏损仍然快要7000万。反观歌尔自己,2023年前三个季度,虽然营收到达739.5亿,但净利润仅为8.9亿,净利率同比下降76.8%。

在这种境况下收购驭光科技,更显出歌尔的迫切:歌尔早先曾声明,驭光科技具备的微纳光学器件研产等能力,能够知足智能手机、AR眼镜等场景需求,与歌尔具备协同效应,有助提升综合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这个词玄妙地提醒了歌尔的生长战略。与此呼应的是,歌尔靠AirPods等声学营业坐上的“果链龙头”位置,不再稳固而恬静。

正是在市场泛起苹果将降低Airpods库存和量产的传言的后一个月,歌尔首次投资了驭光;同年11月,歌尔通告某境外大客户暂停一款声学产物生产,对年度营收影响预计不超33亿。

固然,彼时遭苹果砍单的歌尔,现在又在和华为的互助中找到新的增进点。今年10月11日,即歌尔新增华为产业链看法当天,歌尔股票涨幅靠近7%;从现实业绩上看,歌尔2023年第三季度利润达4.7亿,已经跨越上半年总和。

走了苹果,资源市场反而倾注给华为更多热情,幸运的空间似乎仍然存在。但狂热没有解决这些公司*层的短板,热潮回归理性后,它们仍然要苦寻下一条增进曲线。

华为救火,果链回生?

靠华为解了燃眉之急的,自然不止歌尔。

和歌尔已往遭遇相同甚至更惨烈的,另有更著名的果链“弃子”欧菲光:自2020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2021年苹果明确终止采购关系,欧菲光在2020-2022间三年划分亏损19.4亿、26.2亿及51.8亿。

而转机终于在今年年中到来。华为Mate60的亮相,以及外界盛传的欧菲光供应Mate60摄像头模组的新闻,率先提振股市,让欧菲光收获多个连板。隐秘的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人瞥见生气。

“强硬地在世。”针对华为订单传言,欧菲光董事长蔡荣军此前这样回应。连系欧菲光南昌工厂招工、生产线部署等情形,也似乎进一步坐实供货传言。欧菲光最新宣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证实其简直扭亏为盈:从2023年上半年亏损3.5亿,到第三季度缔造超5400万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进了102.3%。

被苹果甩掉,又被华为拯救,以欧菲光和歌尔为代表的“果链”企业们,似乎走过了一段相似的路。——但隐忧仍然存在。

事实上,华为并非首次接触并与各果链企业互助。譬如歌尔,早在2018年即示意华为是其耐久战略互助客户。但这并没有改变已往几年里各厂商受苹果影响严重的事实。

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是,苹果造成的袭击着实太过繁重。苹果作为彼时甚至当下最主要的客户之一,曾用订单率领厂商们一飞冲天,而一朝砍单甚至终止互助,影响的不仅是直接的订单收入,还包罗前期装备、厂房及职员等投入。现实订单减损外,隐形的亏损难以计量。

深圳: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体系,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回到现在救火的华为。在Mate60宣布之前,欧菲光在2023年半年报中坦言,H客户智能手机营业受芯片断供等晦气因素影响,也是公司上半年营收下降的缘故原由之一。虽然面临的是已经是华为而非苹果,订单削减的掣肘同样展现。Mate60及麒麟芯片带来的妙药,则又是后话。

此外,消费电子市场的低迷,也导致果链企业的业绩普遍不尽人意。即即是库克刚刚到访的立讯周详,也不得不面临今年第三季度营收泛起下滑的事实;同时,其存货也到达了史上最高的376.7亿。有看法指出,这是同在市场遇冷压力下的苹果对压力的转嫁,而显然立讯周详也只得接受。

于是,果链企业死生几何,现实上是与大客户及市场的博弈甚至豪赌,且通常并没有自主权。一起崎岖又死去活来,背后的命门是难戒的依赖。

广撒网,大笔砸钱

震荡之下,果链企业最先钻营转身,但这更需要手艺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水晶光电。同为果链之一,水晶光电最先和歌尔一样,通过投资寻找外部助力。今年10月尾,水晶光电宣布通告称将新设水晶投资,意在通过产业投资加速营业结构,找到新的增进点。对于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增进的水晶光电,这更像是一种未雨绸缪。

而在此之前,水晶光电便已入局汽车电子市场,成为海内首家大批量生产AR-HUD的厂商。据2023上半年报,水晶光电拿下了捷豹路虎预计销售额6亿人民币的HUD订单,汽车电子产物营收比重迅速增进,相比去年同期险些翻了一番,但毛利率却有所下滑。

增强现实型仰面显示(AR-HUD),投射信息与驾驶环境融为一体,图源水晶光电官网。

一个有趣的趋势是,老本行市场颓靡的境况下,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进军汽车电子,险些成为一种一定。歌尔、欧菲光、舜宇光学等,都是起劲的参赛者。当歌尔同样宣布进军AR-HUD、并在今年年头推出响应产物时,欧菲光更多基于自己摄影模组、镜头的营业基础,首先从车载摄像模组入手。

在眼下生长如火如荼的汽车电子营业之前,厂商们上一个竞相奔赴的照样元宇宙看法。作为元宇宙载体的AR/VR硬件,以及底层的光电手艺,同样让供应链厂商们看到过时机,欧菲光还曾在2022年专门确立了元宇宙事业部。

从中尝到甜头的也有,但还不是欧菲光。2022年,歌尔包罗AR/VR产物在内的智能硬件营业,营收占比已延续两年跨越声学整机产物,到达60%,营收金额同比增进超九成。

然而,无论是AR/VR或汽车电子,供应链厂商们不停开拓新营业线,本质上照样押注未来。

但豪赌之下,半路出家多数时刻难以获得即时回报。最直观的一点是,对于进入新领域的老牌供应链厂商,跨界后既不如领域内老玩家般积淀深挚,又没有新生创业公司的天真灵活。大象拙笨转身,腾挪艰难。

于是投资和收购成为相当自然的路径。以欧菲光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结构为例,显著能发现一次次收购打下的基础:早在2015年,欧菲光就收购了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并在往后陆续收购生产车载镜头的富士天津镜头厂、主营ADAS的卓影科技等。

另一项和营业拓展相对应的投入在于研发,但这显著更依赖市场的反馈。营收、利润显示尚可的水晶光电,这些年研发投入也肉眼可见识增进;近年接连受挫的欧菲光,研发投入则连年下降,在事态显著好转的2023年第三季度,开发支出比去年同期增进了59%,是一次显著的拉升。

新的种子已经埋下,但收获成色几何还不得而知。在实验脱节单项营业、大客户依赖的路上,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笔支出带着壮士断腕的决绝:痛归痛,却实属必须。

友情链接:      香港股票开户远大期货正大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