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与 OpenAI 法律纠纷升级:商业竞争背后的角
2024-12-02|来源:远大期货
(12月2日 远大期货讯)美东时间周五,一场备受瞩目的法律交锋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波澜。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的律师团队,向美国联邦法院递出重磅申请,力求阻止 OpenAI 的两大关键商业动作。其一是申请初步禁令,意图阻拦 OpenAI 转型成为一家纯粹追逐利润的企业;其二则是请求法院明令禁止 OpenAI 限制其投资者对竞争对手(诸如 xAI 等公司)的资金支持,这一举动无疑将双方业已存在的法律纠纷推向了更为激烈的境地。
回顾马斯克与 OpenAI 的纠葛历程,故事始于 2024 年初。在 3 月的旧金山,马斯克率先在一家州法院对 OpenAI 发起诉讼,然而此诉讼随后被撤回。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数月之后,马斯克重整旗鼓,于联邦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此次掌舵律师团队的是来自洛杉矶的马克・托伯洛夫。在这份诉状中,他们剑指 OpenAI,指控其违反联邦敲诈勒索法(RICO)。而到了 11 月中旬,马斯克一方的法律攻势进一步升级,律师团队扩大了投诉的范围,将微软也一同纳入被告席,指控微软与 OpenAI 共同违反了反垄断法。理由是 OpenAI 要求其投资者签署协议,不得对包括 xAI 在内的竞争对手公司进行投资。
面对马斯克的起诉,OpenAI 迅速做出回应。其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毫不留情地驳斥道:“埃隆的第四次尝试不过是在重复毫无根据的怨言,这样的举动毫无价值可言。”OpenAI 的发展历程颇为独特,它自 2015 年以非营利组织的形象登上舞台,随后在 2019 年转变为所谓的上限盈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OpenAI 非营利组织成为其营利性子公司的管理实体。而如今,它正朝着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方向大步迈进,这一转型有望大幅提升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在今年 10 月,OpenAI 成功完成一轮意义非凡的融资,其估值一举达到 1570 亿美元。此次融资由 Thrive Capital 领衔,微软、英伟达等一众实力雄厚的投资者纷纷参与其中。
反观马斯克一方,其律师团队在提交的文件中言辞犀利地指出:“微软和 OpenAI 当下正妄图通过截断竞争对手获取投资资本的渠道,来巩固自身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它们还在持续受益于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所共享的多年竞争敏感信息。” 律师们进一步强调,OpenAI 要求投资者同意的相关条款,实则构成了一种 “联合抵制(group boycott)” 行为,严重 “阻碍了 xAI 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投资资本”。
随着 ChatGPT 在全球范围内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走红,OpenAI 已然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为耀眼的初创明星之一。它的崛起,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投入巨石,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界对于人工智能及相关大型语言模型的热情与投入。然而,在这片看似无限广阔的人工智能蓝海之中,竞争的暗流正在汹涌涌动。当下的 OpenAI,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激烈挑战。既有 xAI、Anthropic 等新兴的初创公司,它们如同敏锐的猎手,试图在这片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也有谷歌等科技巨头,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广泛的市场资源,对 OpenAI 的领先地位虎视眈眈。据门罗风险投资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在未来 10 年内,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的收入规模将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而仅仅在今年,全球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就已经呈现出惊人的 500% 的飙升态势。在如此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各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和宝贵的资源,可谓是各显神通。而此次马斯克与 OpenAI 的法律纠纷,或许只是这一场宏大商业竞争棋局中的一步棋,至于这场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商业博弈后续将如何演绎,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与影响,无疑值得我们持续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