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网络,走不出象牙塔-香港期货
2023-04-07|来源:远大期货
2016年,有着「安防茅」之称的海康威视最先陆续在财报中披露创新营业的业绩状态,有意为后面的分拆上市铺路。
到2023年,海康威视的两颗果实落地。一个是不久条件交IPO的海康机械人,另一个是去年年底乐成上市的萤石网络。
作为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二者早先在供应链系统、营收泉源上都异常依赖海康威视。好比萤石在2019年前,生产环节险些所有委托给海康威视,这才有了招股书里99.57%的采购占比。
2021年8月,海康威视对外宣布萤石已从团体拆分完毕,后者着手确立自有供应链系统并即将上市。
翻看海康机械人和萤石的招股书,在募资用途那里险些是一样的模板:稳步搭建研发环节和增强供应链实力,翻译过来就是自建工厂。
自建工厂是子公司走出象牙塔的*步,但在生产环节之外,萤石的办公场所/装备以及使用的办公软件,在上市前仍来自海康威视[1]。
以是,仍身处象牙塔的萤石,不止要应对上交所的两轮问询,上市后更要接受来自市场和投资人的磨练:到底能不能自力自主?
01 产物矩阵厚实、毛利高,但这些还不够卷
在以大厂为主的智能家居摄像机品牌里,萤石活得像是一个异类。
有海康威视输血,萤石在分拆初期就制订了大开大合的产物计谋。
在众多品牌里,只有萤石做到了「既要还要」:SKU最多,萤石把产物种别做到了60个,相比之下小米为13个,而华为只有4个;价钱带最宽,从150元至1000元均有结构。
这一些列操作,再加上萤石2019后最先自主生产,导致其毛利率显著高于偕行以及行业平均水平(360和Arlo均接纳委外加工方式举行生产)[3]。
销量上也是碾压偕行。2021年,萤石智能家居摄像机出货18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8%[2]。IDC数据显示,2022年Q2萤石出货量份额为28%,高于第二名的小米4个百分点。
至此,本应该是一个优质的打新标的,但上市破发也是间接证实了萤石过分依赖单一产物营收的潜在风险。仅智能家居摄像机这一焦点产物营收占比就高达69.99%,几近七成。
更况且,智能家居摄像机也是一个极端内卷的市场。
据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全球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21亿,中国市场2025年市场规模也有望生长至149亿。
但就是百亿规模的市场,也在举行价钱战。
区别于萤石的接纳高端订价计谋,其它品牌的主流产物价钱基本在300元以下。
事实上,即即是主打高端的萤石,已往三年的整体价钱也在下降,从2019年的172.39元降到2022年H1的153.21元。
这种价钱战更像是市场发作前夜的市场份额争取,以价换量后面随着的是成本、销售用度低但毛利率更高的云服务。
以萤石为例,2019-2022年H1,萤石云平台服务收入占比从11.05%升至14.96%。但毛利率却维持在75%的高位,智能家居装备整体才30%。
从各营业毛利润孝顺占比来看,萤石云平台服务以15%左右的占比孝顺了30%的毛利润[4]。
理论上,萤石的高端订价保障了品牌和毛利率,即即是打价钱战也有底气。但撑起营收想象空间的云服务,却纷歧定是萤石的囊中之物。
萤石的云服务主要分为云存储和算法两种,前者孝顺了主要收入。只不外云存储属于行业标配,价钱也对照透明,无法做出差异化,创收主要看付费率。
凭证萤石最新宣布的数据,停止2022年上半年,萤石云视频应用的月平均付用度户数目为170万,而萤石物联云平台的月活跃用户数近4000万,这意味着活跃用户付费比只有0.425%,甚至不及两年前的0.434%。
于是,真正创收就落在了算法识别上。
2021年萤石推出算法商铺,用户可以凭证应用场景自主选择AI算法,主要面向儿童陪同、老人看护、宠物陪护等场景,包罗人脸识别、宠物行为识别、摔倒动作识别、烟火识别等。
不外,现在算法也衍生出两种模式。一种是萤石这种云端算法,另一种则是将算法嵌入芯片,实现内陆识别。小米2021年公布的智能摄像机AI探索版,就加入了4T算法芯片,支持AI宠物检测和AI人脸识别。
换言之,当芯片把AI做成尺度化交付,就对摄像头企业形成了降维袭击。
但着实,在智能家庭摄像机领域,萤石最初也是对别人实行降维袭击的一方。
02 成也渠道,困也渠道
背靠海康威视,萤石的渠道资源迅速实现了从0-1的突破。
「中特估」实现了吗
萤石的销售模式分为线上和线下,其中线下为主要销售渠道。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线下销售营收占比到达了71.72%、82.03%、81.21%、82.33%。
焦点缘故原由是早期沿用了大量海康威视的现有线下经销商,如安防工程商、电脑商铺等。因此,海康威视及其关联方一直是萤石网络的前五大客户之一,且金额占比均排*,划分为9.10%、17.03%、12.44%、13.44%。
在收入端,与海康重合客户带及与海康的关联收入占比一直是萤石的收入大头,从2018-2022H1依次为48%、49%、59%、58%和53%。
确定分拆上市之后,萤石逐渐在海康基础上确立自有经销商系统,但整个骨架仍沿用海康资源。好比早先萤石产物放入海康的渠销售道,后期部门经销商转型专注智能家居营业,主要销售萤石的产物。
此外,萤石的渠道拓展也都围绕线下举行,好比五金店、精品数码店等海康系统外的渠道。停止2021年,萤石相助的经销商数目为2402家。
2019年,萤石喊出了1 4 N的生长口号,运营思绪也从单一的摄像头拓展至更多品类,试图以多品类为基础确立智能家居生态。
从萤石线上商城看,其涉足的品类数目相当多,大要可分为三类:
1.围绕萤石焦点优势视觉类睁开的智能视觉产物;
2.智能性稍弱的小家电产物;
3.智能家居类产物。
但当前除智能锁/猫眼门铃等智能入户产物外,其他产物的总体规模仍相对初期。
而造成上述事态的缘故原由,正是萤石此前降维袭击别人的渠道。
以萤石与小米为例,二者在扩张逻辑上的差异,本质上是先渠道后产物和先产物后渠道的区别。
小米是先渠道后产物,借完善的线上线下渠道陆续拓展多品类,但萤石由于早期甚至现在仍依赖海康的渠道资源,这些电脑城、安防工程商等渠道很难直接销售小家电、智能家居等新品类,而萤石的C端自建渠道仍还在建设历程中。
至于萤石「1 4 N」战略里的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械三大偏向,希望也不算顺遂。
智能控制等传感器类产物因在市场培育期,预计需守候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后才会有较好生长;
机械人领域除扫地机械人外,其他看护机械人等当前基本都还亟待手艺提高突破;而扫地机当前以激光导航路径为主,视觉仅为辅助传感器,并非主流手艺路径。
智能入户现在可能是萤石拓品类偏向的重点,由于以智能门锁为主的行业较成熟且已经起规模。
据GFK统计,2021年智能门锁销量1677万台,市场规模到达259亿。且当前海内智能门锁渗透率13%,相较韩国70%、日本4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但对萤石而言,未来开拓智能入户产物的*挑战可能仍在渠道。当前智能门锁的焦点销售渠道是B端房企等大客户及家装等渠道,与萤石以线下经销商及电信运营商为主的渠道有所差异,渠道协同性有限[5]。
而且也要面临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挑战。
萤石招股书并未重点提及智能家居作为房地产后周期的风险,也没有提及家电巨头跟房地产捆绑的固有优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天下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价钱方面,2022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为6.6万亿元,同比下降28.9%,住宅销售额则下降31.8%[6]。
03 智能家居观点快被榨干了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海内家用摄像头产物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49亿元,但海内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跨越了5000亿元。
这就是为何硬件企业无论若何都要与智能家居扯上关系的缘故原由。
萤石列在招股书里的竞对,为配合自身营业生长计谋和智能家居观点,除了摄像头企业也包罗做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绿米,以及主要做扫地机械人的科沃斯和石头科技。
但面临智能家居这个快被榨干的观点,萤石现在除了拓展品类以外,仍有许多作业要做。
好比渠道问题,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萤石需要自己拓展C端渠道,否则依赖海康的现有渠道无法为其它智能家居产物服务。
再好比云服务,停止2022年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接入IoT装备数跨越1.82亿台,其中视频类IoT装备数目约1.5亿台[7]。这些装备中尚有相当一部门是海康威视产物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对萤石整个物联网战略的辅助有限。
而且,在云服务月活用户规模上,QuestMobile公布的《2023智能家居洞察》显示,2023年2月萤石云视频的月活用户规模为3692万[8] 。这个数字与萤石官方宣布的4000万靠近,意味着从2021年最先萤石的月活规模已经陷入增进阻滞。
这似乎又与萤石太依赖单一产物打不开其它智能家居品类市场相关。以是,对萤石而言,把单一产物的品牌势能转为多品类的销量动能,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