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度用电账单,谁的「含金量」更高?_外盘
2023-02-14|来源:远大期货
近半省份单元GDP电耗不及“均匀线”
电力向来是反映经济社会成长的“晴雨表”,与经济成长同频共振。
刚刚已往的2022年,全国多地泛起极点高温干旱气候,叠加经济康复拉动用电负荷增进,导致多地电力供需局势首要。
在此靠山下,全国各地用电量发生了哪些改变?从区域看,上一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区分为40305、16488、25037和4542亿千瓦时,增速区分为2.4%、6.7%、4.2%和0.8%。
眼下,31省份2022年度用电“账单”连续出炉,最新全国电力消费国土也随之显现。来看看哪些省份用电量最多?哪些地方用电量增幅*?进一步看单元GDP电耗等数据,谁的电力消费“含金量”更高?
谁是最新用电大户?
志同道合往常来说,一个区域的用电量与其经济成长水平、人口总量、气候等要素亲近相关。
全国31省份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作为全国经济总量前四强,其用电量也稳居全国前四,但排位在近两年稍有更改。
数据显现,2020年,山东全社会用电量6940亿千瓦时,广东紧随厥后,用电量为6926亿千瓦时,江苏以6374亿千瓦时位居第三。这也是近年来山东初次跨过广东、江苏,排名跃升至*。
到了2021年,广东再次反超山东,并将距离摆开至近500亿千瓦时,用电量排名重回*;山东退居第二位,用电量超江苏282亿千瓦时;浙江与江苏距离则在1500亿千瓦时以上,与前三强摆开明显队伍。
凭据中国电力知库宣告的省份最新用电数据,2022年4省用电量排位坚持安定,粤、鲁、苏、浙摆放全国前四。厥后,河北、内蒙古、河南、新疆、四川、安徽6省份用电量区分排在全国第5~第10位。
从用电量增速看,上一年中部区域用电量增速*,东部、东北区域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具体到省份,全国共27个省份用电量完成正增进,18个省份用电量增速跑赢全国水平(3.6%),上海、新疆、广西、辽宁用电量负增进。
其间,西藏、云南、安徽用电量均完成两位数增进,增速排名前三位;增速排名全国前10的省份,一切来自中西部区域。
当地动力局公开信息显现,上一年云南、安徽全社会用电量区分为2389.5亿千瓦时、2993.2亿千瓦时,区分同比增进11.8%、10.2%。其间,两省二产用电量占比区分达74%、63%。
值得重视的是,上一年安徽用电量跨过福建,乐成跻身全国前十。也是在这一年,安徽以4.5万亿元的GDP总量首超上海(4.47万亿元),历史性前进经济*省份。
回看安徽的进阶之路,工业可谓*亮点。
数据显现,在2012~2021年的十年间,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进9.9%,居全国第3、中部第1、长三角第1位;2022年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出资增速区分高于全国2.4、10.2个百分点,全省新增规划以上工业企业3036户,创近十年新高。
从电力消费看,在工业的强势发动下,安徽上一年用电量增速相同居长三角首位——第二工业整年用电量1876.7亿千瓦时、同比增进6.1%,远超全国均匀增速(1.2%)。其间工业用电量1830.7 亿千瓦时、同比增进6.4%,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跨过60%。
15省份不及均匀线
比较用电量这一*值,单元GDP电耗(指一按时期内每出产一个单元的GDP所消费的电能)更能反映一个区域用电量对经济成长的实际孝顺度。
比如,同为GDP和用电量前三强省的江苏和山东,江苏上一年经济总量约为山东的1.4倍,山东用电量却比江苏还多159亿千瓦时。
这就触及单元GDP用电量的差异,背面折射出各地工业结构、动力行使功率等差异。
数据显现,包围江苏、山东的GDP和用电量在全国排名非常接近,但单元GDP电耗距离明显,上一年区分为602.24、864.53千瓦时/万元,在31省份中由低至高区分排名第8、第22位。
再比如,上一年GDP乐成反超丽水的舟山,不只脱下浙江省“垫底生”的标签,还以8.5%的GDP增速居长三角41城之首。同期,舟山用电量增速高达35.47%,大幅*省内其它地市。
公开信息显现,舟山领跑,很洪水平得益于舟山鱼山石化等新投产能的拉动。与之呼应的是,包围经济总量跨过丽水,但舟山的单元GDP电耗也远远高于丽水。
志同道合往常景象下,当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成长时期,基础设施出资对高耗能产品需求兴隆,单元GDP能耗较高;当其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增进首要靠高新手工工业和服务业的拉动,单元GDP能耗则处于较低水平。
据统计,2022年全国单元GDP电耗为713.70千瓦时/万元。比较之下,2020年、2021年区分为793.28、726.85千瓦时/万元,呈逐步下降趋势。
2022年,共有15个省份的单元GDP电耗不及全国均匀线,也便是单元GDP所耗费的电能高于713.70千瓦时/万元。
其间,单元GDP电耗较低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湖南、重庆、湖北等,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单元GDP电耗较高。
有统计数据显现,第二工业用电量占比往往高于其孝顺的GDP占比,第三工业反之。那是否意味着,三产占比越高,单元GDP电耗就越低?
现实并非如此。
相同以江苏和山东为例。2022年,两省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区分为45.5%、40%,三产占比区分为50.5%、52.8%。也便是说,江苏在第二工业占比更高的景象下,仍然坚持了更低的单元GDP电耗。
真实,各地单元GDP电耗不只受三次工业比重影响,还与其工业内部结构相关。即便是二产占对照高的区域,只需工业转型晋级脚步迈得够快,也能完成弯道超车。
破局供需“紧平衡”
各地电力消费增进的绑架,供给端受气候等要素影响则面对许多不确定性。
凭据中电联展望,2023年经济运转有望整体上升,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进6%左右。
“估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整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岑岭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指出。
在此靠山下,包含江苏、山东、四川等在内的经济大省均将动力电力保供等相关内容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叙述中。
那么,供给端的增量从何而来?
从各地发表的绿色转型低碳成长规划及重点项目来看,新动力成为不少地方动力转型的*挑选。其间,被视为未来破局电力紧缺要害的核电特别受重视。
世界动力署署长比罗尔日前指出,全球电力需求增进必然加快,不过可再生动力和核能的增进速率可知足几乎一切新增需求。
公开信息显现,自1991年我国大陆*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成投运以来,核电累计发电量跨过3万亿千瓦时。核能工业完成规划化成长,在运在建核电规划全球第二、在建核电规划坚持全球*。
停手2022年末,我国运转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台湾区域),装机容量为56985.74MWe(额外装机容量),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8个东部滨海省份。
据统计,2022年我国合计同意开工10台核电机组,是继2008年14台机组获批十余年来,核电同意速率和数目最高的一年。
“宗族核电在动力跋涉中的比重,有利于保证电网跋涉的安全性,促进电网对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动力的大比例消纳。”《求是》日前宣告文章指出,未来可控核聚变的完成,有望为处理人类动力问题供给*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多重要素影响下,核电成长正迎来首要窗口期,各地核电结构将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