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旧日红极一时
2023-06-27|来源:远大期货
因为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热播,蚌埠这这座城市在前一段时刻忽然走红。仔细的网友发现剧中墨河蚌族公主与男主的蛟龙本体,竟然与蚌埠的珍珠女雕像以及我国南北分界线腾龙造型隔空“撞车”。
河蚌姑娘和我国南北分界线标志,是蚌埠的两大地标修建。更偶然的是,蚌埠有个当地叫沫河口(谐音墨河),而我国南北分界线标志一侧,便是东海大路。
所以,一部仙侠剧的架空设定,出其不意地让安徽蚌埠成为流量经济的赢家。
2023年年“五一”假日,前来蚌埠寻觅“桑酒”“冥夜”的各地游客川流不息,仅假日首日就有超12万人打卡南北分界线柱和珍珠女雕像,创下蚌埠旅行纪录新高。
其实早在上一年,一句“蚌埠住了”的网络热梗,已让蚌埠稀里糊涂成了众所周知的“网红”。但比起这种出人意料的“翻红”,蚌埠显着更期望凭仗实力赢得耐久的重视。
究竟,蚌埠早年从前扮演着蚌埠乃至安徽省经济火车头的人物,红极一时。
01 蚌埠也曾是“当红炸子鸡”
先纠正下读音,蚌埠(bèng bù),不念蚌(bàng)埠。
不过,蚌埠姓名的由来,又的确与河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前史上,蚌埠起先仅仅淮河滨一处无名渡头。被当地人称为“歪歪”的河蚌,是当地水系非常常见的物资。
千百年来,淮河沿岸公民剖蚌取珠,作为贡品和装饰品,古时便是闻名的“采珠之地”,才让蚌埠被网友戏称为我国版的“珍珠港”(Pearl Harbor)。
蚌埠的前史可以追溯到长远的上古时期,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分封诸侯的“涂山大会”,便是此地。
大禹挑选这儿开会,是因为这是他的“丈母娘家”,他娶了此地的涂山氏为妻,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
春秋战国时期,蚌埠曾先后从属吴、越、楚等国,故有“楚头吴尾”之称。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大批南逃的北宋大众集合在淮河南岸小南山的北麓渡头。传说人们看见沿岸河滩上,风化的蚌壳随处可见,便把这儿称作“蚌埠”,意思便是遍及河蚌的码头。
南宋时,宋金以淮为界、南北坚持,渡头逐步旷费。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设“中都八卫”,蚌埠从属长淮卫,渡头再次康复,“蚌埠”这个称号才正式呈现在史书中,但仍然是个小镇规划。
清同治二年(1863年),凤阳府划凤阳、怀远、灵璧三县各一部,分置三县司,蚌埠直属凤阳府。这是蚌埠最早的独立行政建制,其时人口还不到千人。
1912年,津浦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北起天津,南至浦口,贯穿半个我国的南北干线将蚌埠真实带入了前史的舞台。
上世纪30年代,出口海外的农产品和进口洋货,都要经过津浦铁路集散、转运、分销,南北交汇处的蚌埠随即成为“皖北大商埠”。
1947年,随同南来北往的人口不断流入,蚌埠成为连通皖北水陆的交通纽带与盐粮互市的商业重镇,人口逾越20万,成为安徽*设市的城市。
因为蚌埠的构成、昌盛与近代铁路的建造展开密不可分,因而蚌埠也被本地人骄傲地称为“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不过,蚌埠究竟是南边城市,仍是北方城市,一向议论纷纷。
因为淮河穿城而过,蚌埠刚好被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一分为二,成为了“亦南亦北”的城市。
因为南北融合,这儿既种水稻,也种麦子、玉米,可在一日之内见证“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奇特,使得蚌埠人的性情兼具北方人的豪爽与南边人的清婉。
如此特别的地舆方位,也让蚌埠成为向来兵家必争之地,奠定大汉基业,让西川霸王项羽悲歌的垓下古战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争之一的淮海战争,战场的大部分都在蚌埠周边。
新我国建立后的“一五”时期,蚌埠被中心建立为要点工业展开城市,*台空气压缩机、*块手表、*辆自行车、*台冰箱……安徽工业多个“*”均出自蚌埠。
其时,蚌埠还具有闻名遐迩的空压机厂、机床厂、拖拉机附件厂、柴油机厂以及水利机械厂。“五大机”不只代表了蚌埠机械制作的最高水平,也让蚌埠一直是安徽经济的佼佼者。
上世纪80年代,蚌埠工业结构进行了“加轻减重”的调整,扩大轻工业类别,新增比如卷烟厂、酒厂、火柴厂、番笕厂,完善了当地的工业系统。蚌埠其时的工业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合肥,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巧的是,蚌埠的车牌是“皖C”,好像也体现了那时蚌埠在安徽的经济方位。
02 经济忽然失速的皖北“带头大哥”
但是进入90年代后,跟着传统工业遭受年代变迁,蚌埠接连堕入工业转型难、展开降速、结构失衡的窘境,经济逐步“蚌埠住了”。
1990年,作为皖北的“带头大哥”,蚌埠经济体量尚在安徽省排第五位。但仅仅十年时刻,蚌埠的经济排名就滑落至全省第八,甭说赶不上合肥、芜湖、安庆这些“后起之秀”,就连皖北的阜阳、宿州也相继跳过蚌埠,跑在了前面。
比较重生工业,蚌埠在老工业根底上裂变新工业的过程中缓慢又愚钝,蚌埠许多大型企业要么改制,要么往外迁走,蚌埠再也不复往日光辉。
虽然蚌埠也曾尽力奋斗,但经济总量一直上不去,随后的二十年里,只能无法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跳过自己。
直至2019年,蚌埠GDP困难到达2000亿元,而此刻的合肥GDP已近万亿,连同处皖北的阜阳也比其早了两年到达这个规划。
但站上2000亿这个台阶,蚌埠已“筋疲力尽”,增速放缓;同年安徽省16个地市,蚌埠GDP增速为5.7%,倒数第二,仅比铜陵稍强点。
2020-2021年,蚌埠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20年的经济增速还能牵强坚持添加势头,但2021年,蚌埠经济增速全年实践完结为0。
假如放到长三角区域来看,蚌埠的体现更令人绝望。2020年,蚌埠的经济总量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位列第29位;2021年,滑落至第30位,经济总量仅约为宁波的1/7、合肥的1/5、芜湖的1/2。
虽然蚌埠的经济疲软与国内其时疫情等大环境有关,但在中心“坚持以经济建造为中心”,着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布景下,蚌埠这份成绩单显着“不合格”。
与此一起,蚌埠还面临着“标兵跑远,追兵迫临”的急迫压力。
因而,2022年安徽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郑栅洁会晤蚌埠代表团时,毫不客气地指出:上一年以来,蚌埠经济失速、展开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现已到了“退无可退、破釜沉舟”的要害当口。
从前引以为傲的皖北老工业基地,“千里江淮*城”究竟为何流浪至此?
虽然蚌埠在自己的作业报告中说到,蚌埠GDP增速放缓,源于“工业转型晋级不快”以及“计算核对及计算数据质量”,但最主要的,蚌埠的工业结构调整才能与经济展开呈现落差,没能做强做大相关工业,尤其是工业上。
蚌埠并非不重视工业,但便是有些“挑选困难症”,构成主导工业定位不明晰,展开缓慢。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蚌埠曾期望转型轻工业,打造轻纺城;21世纪之初,电子信息工业火了,蚌埠又开端大力展开电子科技和工业园;2010年之后,蚌埠又盯上了高科技范畴的硅基、生物基工业。
挑选这些工业并非欠好,但要点是政府肯投入,更肯花时刻培养。因为蚌埠在这些工业范畴的“摇晃”,使得这些年,无论是纺织城与电子城,蚌埠都没有从中获得杰出效益。
03 摇晃不定的“后遗症”
工业布局“摇晃不定”,构成了蚌埠整个工业展开都面临掣肘,提出的增速方针不只未能完结,乃至还呈现负添加。
2021年头,蚌埠拟定第二工业添加值为9.2%,但到了年末,实践增速非但没能添加,反而呈现添加-8.3%,严峻拖累了整体体现,导致第三工业5%的实践增速也没有完结年头定下的9.2%的方针。
比照下周边省市,就能了解蚌埠究竟有多“为难”:2022年,蚌埠二产添加值为661.8亿元,仅添加1.2%;合肥二产添加值为4394.5亿元,添加5.3%;芜湖二产添加值为2135.58亿元,添加5.3%;阜阳二产添加值为1221.3亿元,添加5.0%。
工业展开离不开企业,依据安徽计算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省16个城市中,有7座城市的规划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千家以上,蚌埠以952家位列全省第九,不到合肥2045家的一半,也比芜湖少了839家。
其间,大型工业型企业,蚌埠只要4家,比其他皖北五市都少,更不及芜湖的45家、合肥的70家。即使这4家大型工业企业,加在一起的总产量也只要185亿元。
蚌埠在工业展开上的“无能为力”,也进一步削弱了蚌埠的城市能级。作为皖北“大哥”,蚌埠的城市首位度不高,一直无法完结规划中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都市圈效应,更不如其他城市那么“得心应手”。
因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展开的浪潮中,皖北的阜阳、宿州极力打造自己的“城市圈”,直接绕开蚌埠,期望融入合肥“都市圈”;蚌埠身边的淮南,现已跨入合肥“都市圈”;邻近的滁州更是死死盯住南京,拼命要挤入“南京都市圈”。
正如蚌埠政府在作业报告中自我剖析的那样,“蚌埠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多个区域协同展开战略中的地舆边际方位,高端人才缺少和用工本钱上涨并存,融资需求大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并存,根底设施保证功率不高,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比较较,没有构成显着的比较优势,接受工业搬运面临剧烈竞赛。”
蚌埠经济缓慢的要害性问题,是头部企业显着缺少,无法完结从龙头企业到企业集聚,再到工业集群,最终构成工业链基地的规划化格式。到现在,蚌埠全市除了蚌埠卷烟厂外,产量超50亿元以上的企业还没有一家。
其实,蚌埠并非缺少支撑工业结构转型晋级的资源。
作为安徽省三大科教集聚地之一,蚌埠具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建材玻璃新资料研讨总院、我国电科40/41所、我国武器214所等一批国家级研讨院所,一起仍是合芜蚌自主立异归纳试验区的重要一极。
面临蚌埠经济迟滞不前,无论是经济实力仍是城市知名度,蚌埠都没有坐实安徽第三城的方位,蚌埠颇有些“秋风淮水白苍莽,中有英豪泪几行”的凄凉感。
重要的是,赶忙动起来,不能再被“蚌”住。
04 转型,一向在路上
就皖北区域来说,虽然当下蚌埠的经济总量已被宿州、阜阳逾越,但蚌埠仍然是有根底、有条件、有潜力成为皖北区域和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蚌埠的展开,不只仅是一座城市的兴起,更重要的是联系皖北区域复兴、淮河经济带展开战略的大局。关于蚌埠来说,要害是找到归于本身展开推动的适宜“引擎”。
2022年,蚌埠市委书记屡次带队赴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展开招商引资活动,“定向邀约”与蚌埠工业契合度高的企业。现在,蚌埠现已与宁波完结省际工业协作园协作,以甬蚌工业新城共建形式,活跃接受长三角区域的工业搬运项目。
不过,“借”来春风,还需活跃提高本身内力合作。
蚌埠的工业转型,虽慢,但一向在路上。
这些年,蚌埠在工业范畴沉积了许多*价值的立异效果,特别是环绕硅基、生物基两大范畴均有了可喜打破。
蚌埠的硅基工业现在已构成了“三链一群”的工业系统,其间新式显现工业链中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再次改写了国际纪录,是国际上最薄的玻璃。先进光伏玻璃工业链中,3AGS备电级玻璃出产线为国内*一条,技能位居国际*。
生物基范畴,蚌埠以丰原集团为龙头,成功投产国内首条聚乳酸全工业链出产线,上市的聚乳酸制品达200种。估计到2025年,聚乳酸年产量可到达100万吨级,年产量预估可达3000亿元。
此外在新式显现范畴,蚌埠已成功下线全国首片彻底自主知识产权8.5代TFT-LCD玻璃基板、0.12毫米国际最薄玻璃;蚌埠还依托从前的传感器工业基地优势,着力打造“我国硅谷”“我国传感谷”,方案与“我国声谷”“我国视谷”构成“三谷联动”的展开态势。
工业是经济展开的命脉和柱石,是推动城市转型的自动力,关于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来说,工业产量的提高最能阐明全部。
2022年,蚌埠出产总值为2012.3亿元,同比添加2%,比前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分工业看,*工业添加值289.4亿元,同比添加4.3%;第二工业添加值661.8亿元,同比添加1.2%,增速完结由负转正,比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工业添加值1061.1亿元,同比添加1.8%。
2021年,科技部发布支撑展开国家立异型城市建造的新一批25个城市名单,蚌埠位列其间,被归入国家立异战略布局。
安徽相同对蚌埠寄予厚望,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说到蚌埠时表述为:“支撑安庆、阜阳、蚌埠、黄山建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起,安徽省清晰表明,支撑蚌埠机场建造,支撑蚌埠硅基、生物基新资料项目建造,支撑蚌埠国家物流纽带承载城市建造,支撑蚌埠自贸片区发动建造联动立异区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因而,从前在安徽工业展开和城市现代化格式中逐步被“边际化”的蚌埠,也喊出了“重回C位”的标语。
05 蚌埠“长红”有底气
要让当地展开“动”起来,首要要让这座城市“热”起来。
一座城市外在形象的刻画和曝光度的添加,不只可以促进当地服务业展开,带动居民消费,更会招引很多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从而会聚成推动城市展开的微弱势能。
时机总是眷顾那些勤勉又尽力的人,本年4月,跟着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热播,蚌埠敏捷成为一座“网红城市”。
短视频平台上,“网友花式宣发蚌埠”“蚌埠美食攻略大全”等论题现已成为热门,“盖章打卡攻略”更是登上“种草榜”TOP12,点击率算计超千万。
面临蚌埠的忽然爆火,蚌埠相关部分反响虽稍有些慢,但好在经过及时调整战略,自动借力、用力,经过不同媒体的密切合作,招引了很多自媒体和年轻人参加,相关论题总曝光量达24.7亿人次,推动城市“热度”继续“在线”。
客观上说,蚌埠这次“爆红”,是政府顺势而为地天然融入,也是自动作为、谋篇布局的必然结果。
早在2021年,蚌埠市委就把“靓淮河”“促文旅”“创美好”作为作业重心,将文明旅行展开摆上了史无前例的方位加以推动,从而为接受这波“网红流量”打下了满足坚实的根底。
经过两年的管理,蚌埠的淮河两岸不只让市民亲水近水的希望得以完结,还让蚌埠多了龙子湖游船、篾匠街、花鸟商场、禾泉农庄、启书房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网红景点。
凭仗“流量”带来的“高人气”,进一步变为持久的“招引力”,是蚌埠的展开策略。
为此,蚌埠市自动提出,要将“网红”变“长红”。
蚌埠的底气安在?
实践上,这不是蚌埠的突发奇想,早在2020年,蚌埠就提出打造出“立异之城、资料之都、制作高地、美好蚌埠”新城市手刺。
蚌埠的底气来自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方针,来自依托丰厚的立异资源和杰出的工业根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能、高端配备制作等六大主导工业和新能源、新式显现、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四大工业集群。
不只如此,蚌埠在打造皖北区域中心城市的一起,还策划经过衔接淮河沿岸城市,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促进优质出产要素加快集聚,构成长三角区域新的工业集群。
眼下,这些方针现已或正在完结中,让蚌埠看到了曙光,也更为自傲。
蚌埠很清楚,眼前的“红”仅仅凭仗网络流量带来的“眼球经济”罢了,想要“长红”,就只能在提高文旅工业服务质量根底上,愈加重视营商环境和工业生态的提高,展现出愈加活跃自动的姿势。
关于刚回到“舞台”中心的蚌埠来说,全部才刚刚开端。
未来之路仍然道险且阻,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