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酒价跌得不休,白酒「本钱后遗症」怎么
2023-07-10|来源:远大期货
众所周知,我国白酒分为两类,茅台酒和其他酒。
可是,本年以来,即使坚硬如茅台,也不得不跟随大流降价。
7月份,在阅历了新年、五一、618、端午的四重奏之后,现在市面上的白酒没有一款是不降价的。包含茅台飞天53°、酱香经典王子系列,习酒、郎酒、金沙、五粮液、洋河等等传统高端品牌,商场价一路走低的现象非常遍及。
和白酒价格一起跌落的,还有白酒股价。
东方财富显现,“白酒”概念股从年头最高点的2894.52,轰动下滑至现在*的2451.84,除贵州茅台外,包含五粮液、酒鬼酒、山西汾酒、水井坊、舍得酒业等在内的白酒股,纷繁进入下滑通道。
其间,酒鬼酒由最高168.66元每股,跌至*86.62元每股,股价跌幅近50%;山西汾酒由最高的310.66元每股,跌至*184.55元每股,股价跌幅超40%。
为何从上一年开端,白酒就进入“跌跌不休”态势?作为交际硬通货,白酒仍是最值得出资的消费产品吗?本年下半年,行情还能否回暖?
01 线上线下都“倒挂”
高端白酒降价,并不是本年才有。
从上一年端午开端,市面上就流传着白酒“价格倒挂”江湖传说。
线上电商途径击穿底价,营销途径商决心,纷繁打开促销活动,买一赠二、明码暗价,表面上看是促销,实践上就是降价。
上一年双十一期间,京东还受到了泸州老窖的《暂停协作函》,给出的理由就是京东屡次贱价出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对品牌形成不良影响。
成果到了本年618,官方旗舰店们自己也开端“整活”,实践成交价格低于“官方指导价”现已成为常规操作。
有媒体发现,包含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汾酒青花20、君品习酒、郎酒青花郎、内参酒等白酒大单品,都呈现了“价格倒挂”现象,到手价显着低于官方主张零售价,乃至低于出厂价。
习酒更是价格倒挂的代表。以其高端大单品君品习酒和窖藏1988为例,二者主张终端零售价别离为1498元/瓶和898元/瓶,出厂价别离为935元/瓶和568元/瓶。
可是,上月底活动期间,京东途径的君品习酒到手价932元/瓶,窖藏1988到手价已为555元/瓶,均低于出厂价。到了7月份,价格仍迫临出厂价。
白酒线上价格影响着线下途径商的决心,存货积压、占用许多资金的情况下,只能挑选降价清库存。
上一年最严峻的时分,在A股商场上,21家白酒上市公司2022年中报数据显现,21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货余额算计为1232亿元,比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5.23%。
依据白酒职业过往以来的“先付款后发货”的经销形式常规,酒企向途径商压货非常常见。
前端的存货上涨必定传导至后端的出售。
《2022年度酒商现状及开展陈述》显现,2022年1月-6月,80%的白酒经销商库存严峻;其间,约39.7%的酒商库存在5个月以上,33.6%的酒商库存在3-5个月。
在降价清库存的压力下,经销商们卖一件亏一件,一家有8年署理阅历的酱酒经销商承受媒体采访的时分表明:“上一年最严峻的时分一件亏快500。”
如此一来,也让职业堕入一个恶性循环,酒企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贱价赔本清库存,拿货决心受损,终究仍是酒企承当结果。
02 本钱后遗症
白酒职业的本钱泡沫,是一个前史遗留问题。
在2022年之前,白酒价格现已连涨了好几年,尤其是酱香酒,风很大。
光大证券研报数据,2017-2020年,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达13.15%,远高于白酒职业全体1.78%的复合增速。
本钱喜欢追逐风口。
酱香酒的热风,让传统高端酒企们兴奋不已,纷繁酱酒扩展产能、加大出售力度,想给本钱商场讲一出新剧本。
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为例,2018年至2020年,金沙酒业的出售收入别离完成5.76亿元、15.26亿元和27.3亿元,复合年增加率高达67.98%。2021年该酒企出售回款达60.66亿元,而2020年才20多亿元。
也是在2020年,数百亿资金涌入酱香酒商场,开端“上头”。
据《证券日报》报导,被誉为“酱酒之都”贵州仁怀,2020年先后引入全国知名企业参加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签约企业30多家、引入资金300多亿元。
2020年以来贵州怀仁新增酒企8000多家,占比超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酒企都是最近两年建立的,其间还不乏各类跨界造酒的企业。
从资金规划来看,2020年白酒赛道阅历了快速估值扩张,犹记当年基民纷繁购入白酒指数的张狂,可是白酒指数的顶峰值停留在2021年年头,换句话说,许多购买白酒的基民被套在了2021年,至今没有解套。
实践上,酱酒真的有如此的幻想空间吗?
数据更为客观。
酱酒工业陈述显现,2022年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同比增加16.7%,但仅占我国白酒总产值671.2万千升的10.43%。
和与浓香和幽香比较,酱香只是个小品类。
可是这几年,酱香酒产值的增加,和白酒职业全体产值的增加,呈反向变化。
从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白酒产值峰值在2016年,彼时年产值为1358万千升,尔后就进入剧烈下降通道,到2021年现已下降至715.63万千升,较2016年的峰值足足下降了47.3%,简直腰斩。
尽管白酒以吨位定位置,可是白酒需求全体下行是客观事实。
所以,酱香酒的泡沫,或许不只体现在产能过剩,更严峻的是,曩昔几年在酱酒风的带动下,A股许多上市酒企,也由于“染酱”纷繁开端产品提价之路,乃至二三线品牌也开端追逐“高端白酒”之路,江小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所以高端白酒还曾一度遭受“贵且难喝”的风评。
一起加上白酒“先付款再发货”的出售形式,让上市企业的报表数据也存在必定高增加的“泡沫”,曩昔的高增加都是依托向途径商“压库存”换来的,产品只停留在经销商环节,并没有抵达终究消费端。
以本年股价腰斩的酒鬼酒为例,曩昔7年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别离为31.33%、42.25%的高增加,可是到2023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超40%的降幅。这一点其实从2022年年报中就可以预见——到2022年底,公司酒业出售库存量7375吨,同比增加24.70%,其间2022年合同负债同比削减15.56%。
也是到了2022年,酒企和经销商们真实抗不出了,本钱泡沫和库存一起开端清出。
03 下一阶段“去库存”还要多久?
高端白酒“价格倒挂”形成的影响,并不只仅在于短期利益危害,更长时刻的是对酒企品牌力、口碑的损伤。
关于我国高端品牌白酒而言,价格是一个重要特点,茅台之所以可以成为职业定价锚,离不开其不容易不坚定的定价系统。
放在白酒消费场景里,喝茅台的交际场合和喝牛栏山的交际场合,背面隐含的价值彻底不在一个等级。
本来,白酒本钱差异有限,更多溢价在品牌力。
假如经过一轮又一轮清库存,高端白酒价格被打下来,那么给到消费商场的信息是“白酒价格虚高”,一旦刻板印象形成,想要康复之前的标签就不是一件简略的工作。一个经过十年乃至更长时刻打造的品牌形象,旦夕之间或许就成为白酒庞贝。
因而,酒企们纷繁采纳“控货护价”举动。
比方郎酒发布告诉,对青花郎、红运郎、青云郎等产品全面操控发货,其间,对四川、重庆、河南、广东等区域一切商家暂停发货等等。
与此一起,酒企们也开端从曩昔摒弃、封杀、不注重电商途径,到全面拥抱电商途径。
上一年,3月,茅台自有途径“i茅台”上线试运行;8月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在抖音敞开直播;9月,“五粮液新零售途径”微信小程序上线试运行。
数据显现,现在线上的白酒出售额占国内白酒商场的10%左右。
尽管比不上传统餐饮等途径,可是电商途径出售却影响着线下途径,线上价格影响着线下途径商的决心,没有差价就没有动力,价格倒挂更是直接洞穿酒企多年打造的价格系统。因而,电商现已成为酒企们不得不长时刻布局的一个途径。
关于白酒本年下半年的行情,以及库存开展,有组织给出了猜测。据开源证券估计,本年中秋可将途径库存去化到天然状况。
可是上市白酒企业每年都有业绩考核压力,产能不会停。想要清库存,继续降价现已成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挑选。
即使是饮鸠止渴,也能先解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