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8万多家,农家乐要凉了?-外盘期货

2023-12-13|来源:远大期货

“曾经大火的农家乐,现在正面临大规模倒闭,倒闭数目高达8万家……”

克日,B站的一则视频引发普遍关注。这段近10分钟的视频通报的焦点信息是:曾经火爆的农家乐,已经成了“时过境迁”。

停止现在,该视频播放量已经跨越百万,谈论数也有3000多条。在视频下方的谈论区里,大批网友甚至一些曾经的农家乐谋划者们现身说法,直言农家乐这学生意正面临“生计挑战”。

01 注销、吊销企业超8万家,农家乐“凉”了?

“成都三圣乡是天下农家乐的起源地之一,这里有不少农家乐都开了十年以上。近三年以来,大部门的生意都不太好。有老板告诉我,自2015年后门店的生意就一直在下滑,降幅在20%-40%不等。”在提到农家乐的现状时,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首创人蒋毅如是说道。

蒋毅看到的农家乐不景气的征象,并非孤例。

以广州为例,红餐网注重到,漫衍在广州从化、南沙、萝岗等地的一批农家乐,好比宏扬农家乐、溪边农家乐、置成农家乐等,现在都已经处于歇业或注销状态。

再好比广西,一位来自广西玉林博白县的网友直言,现在博白县百分之九十的商业农家乐都在赔本谋划,当地大多数农家乐的生命周期只有2年。

此外,一些网红农家乐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今年9月,自媒体“嘉兴第九圈”曾公布推文称,浙江平湖的莓莓甜园已经倒闭关门。据领会,该园区2021年最先正式营业,集莳植采摘、亲子体验、农家乐于一体,开业之初在当地颇有人气。

但仅仅已往两年,消费者对于莓莓甜园的评价就急转直下。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示意,去过两三次之后便再也没有惠顾过了。

客流锐减,人气大不如前,莓莓甜园最终倒闭关门。莓莓甜园倒闭新闻流出后,尚有不少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称自己在园区内充了钱办了卡,现在却退款无门。

△图片泉源:小红书截图

“餐饮的三大焦点产物(菜品,服务和空间)中,农家乐仅仅只有空间还委曲及格。在三大焦点产物无法支持的情形下,农家乐这个品类一定被市场甩掉。” 信息显示,以“农家乐”为要害词,状态为注销、吊销的企业现在已经跨越8万家。仅仅在今年前11个月,就有近7千家农家乐倒闭。

许多仍在谋划的农家乐,也正面临着人流锐减,营收大幅下降等逆境。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视频下,不少谋划农家乐的老板都留言称生意每况愈下,来嬉戏的家庭和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在贵州谋划一家名为“花灯小苑农家乐”的老板也公布短视频直言,自己开了三四年的农家乐,一直在亏损,现在更是搞得全身债务。

一位来自陕西韩城的网友则示意,自己村里有一家投资万万打造的农家乐,开业第三个月最先就已经无人惠顾,现在离倒闭也不远了。

消费者对农家乐的好感度,也在肉眼可见识降低:

“良久都没有听过“农家乐”这个词了,现在市区周边尚有农家乐吗?”

“上次去农家乐好像已经是十年前了。”“*一次去农家乐就是高中秋游,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去。”

02 曾经风靡天下,现在没人惠顾!农家乐到底怎么了?

曾经风景无限的农家乐,现在清灰冷灶,颓势尽显。

透过消费者的评价以及行业人士的剖析,红餐网总结了传统农家乐越来越“不受待见”的几宗罪:

1、出品差、宰客,性价比越来越低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食材没有以前好,价钱反而普遍越来越贵了,有时刻吃一顿农家乐,并不比城里的餐厅廉价。

以出品和食材为例,食材原生态、*、特色等,原本是农家乐餐厅的*卖点,也是一些消费者热爱农家乐的理由。但近年来,农家乐的食材、出品等却越来越“搪塞”。

消费者芳芳(假名)称,自己曾亲眼望见农家乐的老板直接去市场购置食材,一些采买的“食材甚至是半制品和预制菜,基本就不是宣传语中写到的“当天采摘”“无公害蔬菜”。

此外,让更多消费者更无法接受的是,许多农家乐餐厅的价钱也越来越贵了。

一位广西的消费者示意,广西柳州某农家乐的走地鸡已经从最初的98元涨到了218元。此外,一份青菜卖60元,一锅老火汤卖80元,令人直呼:把客人当傻子宰。

△图片泉源:红餐网摄

2、同质化严重,主题肤浅缺乏吸引力

正如一些消费者所言,现在的农家乐越来越缺少“农”魂了,场景体验一模一样,对农家主题的显示也流于外面,没有特色和新意。

许多农家乐仍然跟十几年前一样,都是“依样画葫芦”,在装修和菜品上做外面功夫,围个园子,挖个池子,种些莲子,搭几个棚子,架几个炉子,摆几张桌子,放几张凳子,炒几个差不多的菜……

多地新能源公交车换回燃油车的背后

△图片泉源:红餐网摄

能体现农家特色的部门,就是清一色的采摘、钓鱼等简朴的流动,同质化严重且缺乏秘闻难以让人发生共识,一来二去,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自然就不再去了。

从整个餐饮市场的消费情形来看,消费主力群体已经变为95、00后,这部门人群更在意的是新潮、时尚、好玩、有趣……靠这些已经由时的“乡土”味,很难吸引他们。

在广州谋划农家乐的李老板也告诉红餐网,现在店里的消费主力仍然是70、80后,很少会有年轻人惠顾。

“比起来我们这钓鱼摘菜,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去周边露营。固然,可能和距离也有关系,农家乐一样平常都地处偏远,没有几个年轻人会愿意大老远跑过来一趟。”

3、缺乏专业治理,服务、环境和食安被诟病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专业化谋划,许多农家乐在卫生治理、服务治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近年来消费升级的事态下,也让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接受。

以服务为例,农家乐的员工基本都是“自家人”,很少接受过系统的服务培训,服务水平自然跟不上。此外,现在农家乐的员工基本没有年轻人,多数是村里的大妈大爷兼顾服务员和收银,这也让系统性的培训难度变得更高。

缺乏专业的服务职员,餐厅谋划杂乱,主顾点菜找不到服务员,盛饭、擦桌子等琐事没人管,都是常有的事。

△图片泉源:红餐网摄

环境和卫生差也是主顾高频投诉的问题。大多数农家乐并没有完全根据食物平安尺度来准备食物,也没有按划定将生食、熟食分区,碗碟筷有显著污渍或缺个小角、苍蝇飞来飞去、污水横流、员工不讲卫生等,让主顾吃得越来越不放心。 4、主力客群消费频率低 ,营收淡旺季显著

大部门农家乐的选址在郊区或州里,平时势情日基本没什么客人,生意主要集中在周末或者节沐日,消费较为低频。

且选择去农家乐消费的客群,大多是旅游团的游客,或家庭聚餐、团队出游的人群,他们大多时刻也就是图个新鲜,去某个农家乐吃上一次,很少会再次消费。

换句话说,农家乐属于典型的“节沐日经济”或“旅游经济”,消费频次有显著的崎岖潮,营收不稳固,要延续生长原本就很难。

△图片泉源:红餐网摄

再加上近年来,农家乐开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农家乐的新鲜感逐渐消退。部门家庭出游的群体出游时还会选择自带食材,削减去农家乐的消费频次。对农家乐而言,这也是致命袭击,

生意越来越差,转头客越来越少,基本的人工成本、食材成本又都还在,长此以往,大部门农家乐就只能耗着等死。

03 农家菜仍有市场,一批“土味餐厅”正成市场新宠

大规模倒闭,意味着农家乐模式已经走到终点了吗?

着实并非云云。没有长红的品类,也没有哪一个品类会突然消逝。现在天下各地仍然有一批稳固谋划的农家乐,它们依附优良的菜品、服务、鲜明特色,赢得了主顾的青睐"。

有经常惠顾农家乐的消费者蓉蓉(假名)示意,自己在浙江上班,在浙江的山区农村开有不少农家乐,物美价廉,到了夏日,就是避暑的好去向,想订餐都一桌难求。

一位家里开农家乐的网友也示意,自己店里*那档套餐有8个菜,5个素三个荤只卖400块,分量足够10小我私人吃,周末生意好时能有100桌。“已经开了20年,老爹60多了干不动了,我大学结业接着干。”

与此同时,“土味”餐饮也仍大有市场。

红餐网注重到,近年来,以王捌院子、西乡柴门、三菜一汤、超鲜等为代表的的“土味餐厅”正在迅速走红,被消费者热捧。

△图片泉源:红餐网摄

这些餐厅多数将成堆的新鲜蔬菜、鸡、鱼、腊肉等食材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入门处或是开放式厨房旁边供主顾挑选,天天进货的食材有限,“看菜点菜、售完即止”。

除了将菜品陈列酿成“装饰”外,这些门店的装修设计多数市围绕一个乡土主题睁开,好比乡村、院子、农舍等,听起来很像传统的农家乐,但却和粗放式的农家乐完全差异。

传统农家乐的环境和气氛是没有经由设计或粗放式的,而在这些“土味餐厅”店内,一砖一瓦的摆放往往都经由全心设计,土钵、土罐、土炉、土路等,四处有景,格调淳朴却不粗拙、脏乱。

另外,为了营造烟火气,许多门店的菜品都是明火快炒,有条件的甚至会用上农村常用的柴火灶,好比西乡柴门。

总的来看,消费者追求的本质不是农家乐或农家菜,而是康健、特色、自然、原生态的生涯方式以及饮食口味。未来,随着都会化生长的加剧,以及消费升级,这样的消费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强烈,能知足这些需求的餐厅也会大有远景。

而对现存的农家乐来说,要想不被镌汰,转变已经在所难免。

正如蒋毅所说:“餐饮的三大焦点产物(菜品,服务和空间)中,农家乐仅仅只有空间还委曲及格。在三大焦点产物无法支持的情形下,农家乐这个品类一定被市场甩掉。”

友情链接:      香港股票开户远大期货正大期货